请输入关键字
景区导览
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
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
秦始皇陵
铜车马馆
k0006
k9901
秦始皇陵
11
位于秦始皇陵园的核心区,包括秦始皇陵封土、已探明的主要建筑遗址、陪葬坑的具体位置范围、百戏俑坑博物馆、文吏俑坑博物馆等,约56.25平方千米。
铜车马馆
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,象征着秦始皇銮驾的一部分。铜车马的形制是模仿实实在在真车的形状。以前考古发现的车都是木质的,出土时已腐朽,铜车马的出土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古代御用车驾的真实面貌。铜车马是按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属车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成的,车盖以及车舆内外彩绘着精美的纹样;两乘铜车马上的金银饰品重达14公斤,显示了铜车马高贵的等级。
这组铜车马按出土时的前后顺序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。这两乘车均为单辕、双轮、四马系驾。中间两匹马称为服马,主要用来驾辕;旁边两匹马协助服马拉车,称为骖马。为了使四匹马各处其位,齐力拉车,铜车马上还装有防止骖马内靠及外逸的专用部件—胁驱和缰绳,胁驱的作用就是防止骖马内靠;为了防止骖马外逸,在骖马的颈上还套有一根缰绳,缰绳的另一端系在衡、轭的交接处,防止骖马过分远离。通过这些装置,骖马与服马始终会保持一定的距离,既不会太远,也不会太近,可以始终并驾齐驱。
k0006
该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内城以内、陵墓封土的西南角,东西向。略呈“中” 字的地下坑道式全木结构建筑,总面积约410平方米,由斜坡门道、前室和后室三部分组成,前室、后室东西错位,形成两个拥有不同埋藏物的相对独立单元,前室主要埋藏陶俑,后室埋藏马骨。此坑是秦始皇帝陵园中少见的未被焚烧过的陪葬坑,因而木结构遗迹较为完整,经清理发现有棚木、厢板、铺地木、封门木等。
K0006陪葬坑前室长10.6米、宽4.05米,在南壁有一长3.8米、宽2.9米的厢房,前室内出土陶俑12件,可分为袖手俑(8件)和御手俑(4件)两类,出土时陶俑已残破为碎块,与一号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士俑相比,较显文弱,上身穿单层或双层交领右衽齐膝长襦,腰束革带,下着长裤,足蹬齐头方口浅履。陶俑身上原有红、绿、黑、粉、白色等彩绘,因地下水侵蚀及坑体倒塌,出土时仅面部保留较多彩色残迹。这12件陶俑头戴长冠,拥有一定的爵位。
k9901
该坑通长80.8米东西长40米,主体部分宽12.8~16.7米,内有两条东西向的夯土隔梁,三个东西向的过洞。两端门道长20.8米,宽7.6~11.4米。坑距现地表深约5米,面积约700平方米,为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,经火焚坍塌。该坑共出土2件青铜鼎和20多件陶俑。坑中出土的陶俑多上体裸露,下着彩色短裙。陶俑与真人一般大小,姿态各异,是秦陵考古发现中首次见到的造型。
一号坑
二号坑
三号坑
一号坑
后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勘探和试掘,确认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,即一号兵马俑坑。一号俑坑东西长230米,南北宽62米,距现地表深4.5~6.5米,面积为14260平方米。根据试掘已出土陶俑、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,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、陶马6000件,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。
二号坑
二号俑坑的平面呈曲尺形,东西长124米,南北宽98米,据现地表深约5米,面积约6000平方米。从试掘的情况推断,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、陶马1300余件。 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,兵种更齐全,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。
三号坑
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,平面呈“凹”字形。东边有斜坡门道,东西长28.8米,南北宽24.57米,距现地表深5.2~5.4米,面积520平方米。坑内埋藏陶俑、陶马72件。有学者认为,它是统帅一、二号兵马俑坑的指挥部,古代称为“军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