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关键字
前言
经过500多年的努力,秦人凭借自己的双手,从为人饲养鸟兽开始,赢得了姓氏,取得了土地,封侯,封国。从一个被鄙视的小国,成长为一个令东方诸侯国恐惧的大国,期间的勤勉自然不可或缺,也与每代君主开阔的胸襟和锐意进取有着紧密的关系。从畜牧业起家,秦对农业、手工业很重视,鼓励商人经商,这些政策都对国力发展有很大的作用。秦人一直辅佐周王室,首先接受的是周文化,秦穆公曾跟由余说“我们也是以诗书礼乐教化人民的。”实际上在秦的文化基因中,既有周文化的因子,也有羌戎文化的因子,二者有机结合,形成秦人独特的民族文化。
秦王政
秦王嬴政,即后来的秦始皇帝,生于公元前259年正月,是秦庄襄王的儿子,秦昭王的曾孙子,秦孝文王的孙子。母亲是赵国人。秦庄襄王异人曾在赵国做人质,非常不得意,后来碰到在赵国做生意的吕不韦,吕不韦认为异人奇货可居,为异人指了一条道,让异人拜当时受宠的华阳夫人为母,改名子楚,异人因此得以回到秦国,并继承王位。嬴政生于赵国,又逢正月,因此也被称为赵正。
公元前247年,秦庄襄王病逝,13岁的嬴政即位。因为年龄还小,当时主要国事依靠吕不韦处理。他22岁亲自执政。嬴政亲政后首先处理了国内的问题。铲除嫪毒及吕不韦集团,把政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。接下来就是“奋六世之余烈,振长策而御宇内”。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行动。
秦王嬴政在继承前辈事业的同时,也继承了知人善用的传统。文臣武将,只要有本事,能为秦国的事业有帮助,一概给予重用。
统一战争
秦国的历代国君包括嬴政,几乎没有间断向东出兵,并节节胜利,随着国力增强,进攻的规模更是逐年加大。面对秦国势如破竹的攻势,各诸侯国虽然没有放弃抵抗,但其抗衡力已经大不如前,终于被秦一一击破。
灭韩
公元前230年
灭赵
公元前228年
灭魏
公元前225年
灭楚
公元前223年
灭燕
公元前222年
灭齐
公元前221年
统一政策
统一之后,秦国从幅员到人口都到达了空前的庞大,为了管好这个新建帝国,秦始皇在全国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体制改革,确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制。首先他自称始皇帝,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,军政大权独揽在皇帝一人手中,丞相管行政,太尉掌军事,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权,防止了大臣专权。对于军权,皇帝控制更严,太尉虽然为最高的军事长官,但实际只有带兵权,而无调兵权,发兵由皇帝临时措施,加强了秦史及秦文化中央集权。秦始皇帝陵园以东的秦兵马俑三号坑作为整个兵马俑军阵的指挥部,没有发现最高的指挥官,这与秦代的历史是相吻合的,最高指挥官就是秦始皇帝。
对刚刚执政的秦王政来讲,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地方的管理。秦始皇采纳群臣的建议,推行直接由中央管辖的郡县制。在地方建立郡、县、乡、亭、里5级行政管理机构,郡下设县,万户以上的大县设县令,万户以下的小县设县长,县以下设乡、亭、里,里是最小的行政单位,十里一亭,十亭一乡。亭是秦代重要的地方基层组织,亭长负责一亭的政务,汉高祖刘邦在没有发达之前,曾是秦王朝沛县泗水亭(今天江苏徐州市沛县设有泗水亭公园,有刻碑记载刘邦起义前在此的生活)的亭长。这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政体,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,为历代的封建王朝所效仿,虽屡有变更,但没有脱离秦制的宗旨,因此有人说,2000年之政就是秦政。
为了巩固秦王朝的统治,秦始皇还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。统一了文字、货币、法律、车轨、度量衡等,对当时封建社会商品交换、经济发展、文化融合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。
除了统一措施,秦始皇也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。承认土地私有,兴修水利,鼓励发展农业生产,鼓励手工业者。秦的手工业应该很发达,目前秦陵周边出土的各类陪葬物:陶俑陶马、铜车马、铜水禽、铜鼎等等,都是证明。这些政策都是秦帝国得以壮大的良好因素。
秦帝国的覆灭
陈胜、吴广起义:公元前209年,秦二世从河南阳城(今河南登封县东南)征了900名贫苦百姓去渔阳戍边,渔阳在今天北京密云一带。当时适逢七月天,阴雨连绵使他们错过了到达的日期,而秦律规定,失期当斩。当时领队的陈胜、吴广一商量,认为怎么都是一死,被动不如主动,就带领大家在大泽乡(今安徽省宿州市东南)揭竿而起。有了陈胜吴广这一把火,起义的烈火迅速燃烧起来,各地都有了响应。在参与反秦起义的队伍中,农民军是一部分,六国旧贵族是一部分。
刘邦项羽的反秦斗争:农民有其局限性,所以只有过短暂的胜利就被秦统治者镇压了。陈胜的起义虽然失败了,但是他们的反抗对秦王朝的统治有很大的打击。紧随其后的项羽部队和刘邦部队,更是灭秦的主要力量。公元前206年,秦国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素车白马,系颈以组,降轵道旁。意思是说于婴用绳套着体颈,在轵道亭迎接刘邦进入咸阳城,秦王朝灭亡。中国历史进入四年楚汉战争时期。